詹新宇教授应邀在《北京日报》客户端解读政府工作报告

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5日在京开幕,吸引全球关注的目光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,过去一年,中国经济总体回升向好,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,增长5.2%,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。

 

 

36日晚,《北京日报》邀请bat365官网登录入口执行院长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詹新宇教授,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宏观研究部主任、研究员蔡彤娟做客“知事会客厅”直播节目。接受北京日报社记者刘晓琰、张力的提问,围绕经济增长目标、经济发展质量、激发消费潜能、扩大有效投资、促进青年就业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等热点话题,深入解读中国经济发展新动向和宏观政策新取向。



@长安街知事: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5%左右,目标与去年持平,这反映出哪些考量?

詹新宇:经济增长目标具有多重目的:首先,它用于凝聚共识,使社会各界了解政府的意图;其次,有助于动员和配置资源;第三,提供了事后绩效考评依据。

我国作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之一,过去40多年一直坚持用增长目标来引导宏观经济,体现了其持续性和稳定性。虽然2024年的GDP增长目标表面上看和去年一致,但更好地统筹了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,更好地兼顾了需求和可能,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,推动经济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中不断赢得优势,高质量发展成色更足。

在国内外经济形势不利的情况下,包括疫情冲击、贸易保护主义抬头、地区争端等多种因素,我国作为外向型国家要继续实现5%的增长目标,意味着需要克服更多困难,将不确定性转化为确定性。


@长安街知事:此次《政府工作报告》将新质生产力列入政府工作十大任务之首,说明了什么或者说释放了哪些信号?

詹新宇:将新质生产力置于十大任务之首,体现了对这一领域优先地位的高度重视,体现了完整、准确、全面贯彻以创新为核心的新发展理念。

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,提高生产率将产生多方面效应,如推动区域经济发展、增加居民就业机会以及不断锻造新业态。因此,新质生产力具有引领和推动整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。

当前,全面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仍面临一些瓶颈和挑战,政府和社会应高度重视、清醒认识这些困难,以更加深入、实质性地推动相关工作。


@长安街知事:今年以来,在全国多个省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中,均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2024年的重点工作,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及今年重点任务时,明确给出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所涉及的7项具体任务。北京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哪些优势?

蔡彤娟: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和政治文化中心,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丰富资源。

首先,北京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,作为全国教育和科研的高地,汇聚了众多高等院校、科研机构和创新企业,吸引了大量优秀人才。这些人才拥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,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。

其次,北京拥有完善的创新生态体系,为新技术、新产业以及新业态的孵化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。作为全国经济中心之一,北京在信息技术、生物医药、新材料等领域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,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和支持。

北京还具备独特的政策优势。作为全国政治中心,北京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方面有独特的需求,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政策措施,为新质生产力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政策的保障。

詹新宇:做为大国首都,北京经济发展已经达到先进水平,资源利用相对饱和且比较拥挤,这使得北京在传统产业发展上空间受限。然而,这也为其提供了转变发展路径的现实契机,尤其是在新质生产力领域。通过将发展传统制造业的劣势转变为发展新兴产业的优势,有助于推进北京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。

这种转变是相当及时和必要的,因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攻克一些核心技术,面临较大的困难和风险。相比于一些中西部地区,北京的土地资源有限,各类资源较为紧缺。因此,传统产业的发展空间较小,发展新兴产业成为更为紧迫的选择。这种紧迫性的背后,是北京在新质生产力领域的发展更容易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,各类资源会更有针对性地匹配,从而可能达到1+12的效果。


@长安街知事:《政府工作报告》中提出,将着力扩大国内需求,推动经济实现良性循环。具体而言,促进消费稳定增长,要从增加收入、优化供给、减少限制性措施等方面综合施策,激发消费潜能。比如培育壮大新型消费,实施数字消费、绿色消费、健康消费促进政策等。如何看待两会报告中促进消费增长相关内容?

詹新宇: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主要政策手段,在中国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的同时,消费正朝着更高层次升级迈进。因此,供给端需要跟上消费端升级的速度和频次,提高供给的质量和层次至关重要。只有供给端保持较大创新力度,进行更多颠覆性创新,推出更多眼睛为之一亮的新产品,才能促使消费者愿意替换旧有产品(愿意“费旧”),积极购买高质量新产品(愿意“购新”),从而达到激发消费潜能、扩大内需的目的。

另外,新媒体时代容易创造消费热点和爆点。淄博烧烤和哈尔滨旅游的爆火,成为了刺激消费的新动力。期望2024年涌现更多这样的新爆点,让大家心动并愿意去体验,从而带动更多消费新潮流。


@长安街知事:《政府工作报告》中提出,将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,促进互利共赢。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也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2024年重点工作之一。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有哪些新的动能和抓手?

蔡彤娟:一方面,数字经济的兴起为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新的动能。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,数字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关键引擎。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之一,积极推动数字经济的开放与发展,包括网购、电子商务、跨境电商等领域迅速发展。通过加强数字技术的研发和应用,创造新的业态、场景和消费模式,不仅提升中国的数字经济实力,也为全球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。

另一方面,传统产业的高端化、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型,以及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培育,也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、加强国际产业合作提供了一个新的抓手。在这一过程中,加强标准质量的支撑有助于打造更多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制造品牌。同时,服务业对外开放也是扩大高水平开放的重要方向。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,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领域,中国逐步放宽服务业领域市场准入,吸引更多外资进入中国市场。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中国服务业水平和竞争力,也促进全球服务业的发展。

詹新宇:在过去,我们主要关注欧美市场,但近年来,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为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新的动力。初始的“一带一路”项目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领域,未来将更加注重“小而美”、“小而精”的民生项目,如数字经济等新业态,帮助一些“一带一路”共建国家提升数字经济水平。以及将我国的电商、健康、文旅等方面的优势经验与“一带一路”共建国家分享,实现互利共赢。

另外,我国已实现精准脱贫,是人类减贫史上的壮举。而一些“一带一路”共建国家,在人均GDP等方面与我国有一定差距。我们可以将减贫经验触及到这些国家的中小城市乃至农村地区,推动“一带一路”倡议走深走实。

最后,我们需要转变传统的对外开放模式,不能局限在出口创汇的既有思维模式里。鉴于近年来,贸易保护主义抬头,加上我国技术水平在很多领域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,已经实现了“并跑”乃至“领跑”,以市场换技术的传统模式已经难以为继。在新时代,我们需要更多地倡导组织型、制度型的开放,以更为灵活、创新的方式应对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,不仅能扩大需求、促进GDP增长,更有助于提升我国经济发展质量。


此外,面对消费、投资、就业、开放等《政府工作报告》中的热点问题,詹新宇院长结合生动活泼的现实案例,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解读。据悉,本次线上直播节目,共计有21.5万人同时在线观看,受到了较为广泛的关注。